那些下沉市场的人还是否算人

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泛滥,越来越多的主播带货开始魔幻了,比如潘子嘎子,还有一些奇怪的主播,我曾经想过他们带货真的会有人去买吗?后来看到了他们巨量流水,我们发现了他们的“家人”就是下沉市场的那些人。

自从拼多多火起来之后,“下沉市场”这个词就开始流行了,说快手是获得了抖音没有获得的下沉市场,拼多多是获得了淘宝京东没有获得的下沉市场。

在平台层面上,之前的“秀才”“一笑倾城”也是get了快手平台上面的下沉市场,那么问题来了,下沉市场是谁?在哪里?

下沉市场其实是中国农村那些刚刚接触互联网不久就沉迷互联网的老年人,农村的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以及城中村的低认知人群,他们都可以被成为下沉市场。

那么这些主播卖给下沉市场的是什么呢?18块钱的XO,5块钱的香水,10块钱一箱的烤肠,18块钱一箱的新西兰纯牛奶,120块钱的小米电视等等。按道理来说这些我们所谓的次品,山寨货,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形容工业克苏鲁的垃圾产品的词语形容的物品,被一批批地卖给了那些下沉市场地人。

有的人想:

我们平常吃东西看配料表,下沉市场的人看吗?不看。

他们真的相信新西兰纯牛奶18块钱一箱吗?相信。

他们真的相信那一声声喊他们“家人”的主播吗?相信。

他们喝的出来18块钱的XO的口感吗?不重要。

他们吃坏东西了怎么办呢?不用你管,他们耐造,大不了生病?小病扛着大病就去死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下沉市场的人,是否还算人呢?

我记得之前看过B站一个专攻印度的up主的节目,里面详细论述了印度北方各种科幻的事件,神话,民风,我知道了印度种姓制度之下,达利特不算人。

同比过来,国内的所谓的下沉市场基本就是对标印度的达利特了,只是国内的种姓制度更加文明一点而已。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下沉市场的人当人呢?他们付费消耗垃圾有什么不好的呢?他们平常很省,省下来的钱使用给主播打赏以及购买垃圾的方式返还给了外面,有什么不好的呢?

那么,那些下沉市场的人是否还算人呢?不。。。太算吧。